世界微头条丨中山市全力构建“多调合一”新路径,多元化解矛盾促和谐
南方网讯(记者/谢婧)近年来,中山市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形成合力的新路径,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切实夯实社会基层治理法治土壤。2022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029次,成功调解案件6126宗,涉及金额1.56亿余元。
“对需求强内功”
全力构建多元共治调解格局
(相关资料图)
聚焦民生及矛盾易发多发重点行业领域,积极部署调解力量,推动各类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共治调解格局。
构建调解服务网络。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法律服务工作室等平台构建形成市、镇、村(社区)三级调解服务网络。同时,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门诊式”调解超市,集合多种调解资源合署办公,提供免费诉前调解服务。全市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04个,其中基层调委会301个。
关注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大力推动“一镇一品”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利用行业规范、行业人才、专业技能等手段解决业内矛盾纠纷。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80个,涵盖了知识产权、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建设特色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选取特定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延伸基层调解组织触角,重点覆盖民生行业领域,进一步畅通基层矛盾调解渠道。现已建有“西区胡健仪调解工作室”“石岐区干志峰律师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室”“横栏陈炎连调解工作室(花木行业)”等11个个人调解工作室。
“强联动促对接”
全力打造协调联动解纷共同体
坚持多元参与,分级分类整合资源,推动单边作战向协同攻坚深化,探索创新多元调解工作体系。
建立“六调联动”机制。针对公安、信访、诉讼、医疗、法律援助等领域汇集矛盾纠纷数量繁多、错综复杂等突出问题,建立“医调、访调、公调、诉调、复调、援调”六调联动机制,探索多方联动高效运行的社会治理模式。2022年,通过调解对接工作站调解涉行政复议、信访、医疗等矛盾纠纷3522宗,调解成功率达97.6%。
持续深化“跨界调解”。针对中山市古镇镇与江门市外海镇经贸、工作等紧密联系,群众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特点成立了跨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通过“跨市访调”“跨界联调”两项创新举措,解决跨市边界群众矛盾纠纷无人调解的问题。自成立以来,江中跨界纠纷人民调解受理咨询120余宗,共同调解纠纷6宗,举办交流会、对接会5次,函件、电话对接20余次。
推进调解“跨境使用”。积极探索建立涉港澳纠纷调解机制,市人民调解协会与三乡镇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密切联动,为在中山生活的港澳居民提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得到一致好评。协助化解涉租赁、房产、继承等领域纠纷100余宗,收到锦旗2面。
“重专项固根本”
全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充分利用信息化、阵地化手段,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壮大解纷队伍力量,激发调解员活力,不断提升调解工作质效。
网格调解赋能矛盾纠纷化解。坚持预防在先,化解在前,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将专业调解力量、基层组织力量联合起来,推进基层网格建设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深度融合,促进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化解即时化。2022年,全市综合网格共排查发现矛盾纠纷8478宗,化解成功8381宗,化解率达98.86%。
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优势。在中山市社会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将调解纠纷扩大为法律顾问服务内容和范围,并打造推广“送法进出租屋”等村(社区)法律服务示范服务项目。2022年,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共开展法治宣传930场次,出具法律专业意见558份,深度参与调处纠纷、法律援助、法律咨询5463宗。
落实“以案定补”制度。通过补贴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2022年,共审定通过符合“以案定补”条件的人民调解卷宗160宗,发放补贴金额近15万元,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合同、损害赔偿等多个领域,涉案金额6300万余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