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速讯丨广州:本轮疫情绝大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 已出现隐匿传播

南方网讯记者/李润芳1030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通报称1029024时,广州市新增191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165例在隔离观察、管控区域中发现,26例在社区筛查及发热门诊中发现,感染者病情稳定,无重症、危重症感染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珠区新发病例数呈现增加趋势

张屹表示,本轮疫情绝大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变异后的新冠病毒潜伏期较短,在追踪密切接触者或社区筛查发现核酸异常时,有部分密切接触者已转阳或者已在家庭、社区人群中出现隐匿传播,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

张屹通报海珠区29日新增97例本土感染者,疫情仍然集中在江海街、赤岗街、凤阳街和南洲街管控区域,新发病例除了在集中隔离人群中发现外,在赤岗街客村片区、凤阳街康乐片区、南洲街大塘片区等管控区域内的新发病例数呈现增加趋势。管控区域内仍有人员流动和交集,造成了病毒的持续传播,须进一步加强管理,避免人员交叉感染,尽快阻断传播,使风险区域能如期降级解封。

28日晚海珠区对“封岛”的谣言进行了辟谣,30日凌晨发布了《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六)》,对此,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晓初表示,根据疫情分布情况和专家研判意见,海珠区在全区除琶洲街外的其他区域,实施非必要不流动、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等社会面防控措施。他提到,目前海珠区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目的就是让有疫情的社区,尤其是城中村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针对海珠区发布通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表示,当前海珠区疫情的实时传播指数(Rt),从最高的8.2降到2.6。虽然有下降,但数值仍然较高,意味着1个人在一个平均潜伏期(2天)内还可以传给2.6个人,说明社区的隐匿传播链依然没被有效斩断,当前的传播速度还是较快的。为了尽快斩断社区传播链,控制疫情发展,《通告》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主要是降低非必要的流动、减少人员的交叉。

白云区疫情得到遏制天河区疫情传播链条总体清晰

张屹通报白云区疫情前期传播风险较大的黄石街石岗村和马务村,均禾街的罗岗村,大源街的城中村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新发病例均在管控区域内发现,白云湖夏茅村开始有序解封;近期新增的散发病例集中在松洲街、嘉禾街、新市街等,涉及市场和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场所,仍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

天河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小规模聚集的特点,传播链条总体清晰,波及多条街道和多所学校,当前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龙洞、沙河等街。其中,龙洞街道某高职院校和城中村近两日报告病例多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疫情发展势头得到遏制。但1029日,天河区在沙河街某服装商业城从业人员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其活动轨迹涉及天河区沙东片区服装商城,人员高度密集,续发风险较高,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开展现场处置。

建议:进入街边商铺等小型场所时也要扫码

有了健康码为什么还要扫场所码?场所码有哪些作用?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在会上表示有效落实场所码扫码查验是推动社会面防控的有效方式,能防止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的人员进入场所,有利于降低疫情感染风险,实现人员的安全流动。目前,广州经批准使用的场所码包括有“穗康场所码”和“粤康场所码”两种。此外,为提高地铁、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行效率,广州在普通“场所码”基础上研发了防疫“数字哨兵”,可以实现通过健康码、身份证、广州老人优待卡等身份证明实现“反向扫码”、快速通过。

截至20221029日,全市共设置有效的场所码阻止红码人员进入各类场所超11万次,阻止黄码人员进入各类场所超18万次。10月份以来,通过扫场所码,为全市疫情流调提供线索245批次,对做好花都、白云、海珠等区疫情防控起到了支撑作用。梁文谦再次呼吁各类场所经营管理者,“为避免自己的场所成为风险暴露的地点,应当在入口显著位置张贴场所码,并安排专人负责查验扫码结果,切实做到‘应扫尽扫,不漏一人’。”他恳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支持疫情工作,不仅是进入大型场所要扫码,进入街边商铺等小型场所时也要扫码。

关键词: 绝大多数